科技十六条周年记:资本市场全方位赋能新质生产力

科技十六条周年记:资本市场全方位赋能新质生产力

admin 2025-04-24 热点 68 次浏览 0个评论

**“科技十六条”出台满一年:资本市场持续加力 全方位服务新质生产力**

自去年4月19日证监会发布《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》(以下简称“科技十六条”)以来,已满一周年。这一政策举措从上市融资、并购重组、债券发行、私募投资等多个方面,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,标志着资本市场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
“科技十六条”的出台,是对新时代背景下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积极响应。新质生产力,作为以创新为主导、具有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,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。而资本市场,作为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,通过这一政策,得以更加精准地识别和支持那些具有关键核心技术、市场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。

一年来,围绕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,资本市场持续加力。不仅“科技十六条”得到了深入实施,还有《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 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》、“并购六条”以及《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的实施意见》等支持举措陆续出台,共同构建了一个更加完善、更加包容的监管体系和市场生态。

科技十六条周年记:资本市场全方位赋能新质生产力

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,资本市场在制度包容性上实现了重大突破。特别是科创板,作为服务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,其上市条件更加多元化,对未盈利企业的包容性显著增强。例如,北京昂瑞微电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未盈利企业,其科创板IPO申请获得了受理,这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科技型企业长期发展潜力的认可和支持。

同时,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效率上也得到了显著提升。通过科学合理保持新股发行常态化,满足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,使得更多优质企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快速发展。据统计,过去一年中,有99家公司登陆A股,合计募资609.71亿元,其中科创板、创业板、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占比高达75.76%,募资额占比68.03%,这些公司大多来自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、新材料产业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。

并购重组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随着“并购六条”的出台,A股并购重组市场活跃度明显提升,科创板、创业板公司并购产业链上下游公司的积极性显著增强。这不仅有助于科技型企业拓宽融资渠道、完善产业链布局,还促进了传统企业向新质生产力转型。

除了上市和并购重组外,资本市场还从私募创投、区域性股权市场、债券等方面协同发力,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。私募和创投基金在支持科技型企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通过优化退出政策、支持私募股权二级市场基金和并购基金发展等措施,进一步畅通了多元化退出渠道,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。

区域性股权市场也迎来了高质量发展阶段。全国多家区域性股权市场推出了“专精特新”专板,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更加专业的服务平台。这些专板不仅有助于企业规范运作、提升治理水平,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融资渠道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科技十六条周年记:资本市场全方位赋能新质生产力

科技创新公司债的推出和迅速扩容,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提供了新的选择。通过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为民营科技企业发债提供担保、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创新金融品种等措施,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,拓宽了融资场景。同时,将优质科创债纳入基准做市品种,吸引了更多长期资金配置,推动了科创债的高质量发展。

在这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,资本市场与新质生产力形成了良性互动。资本市场不仅为科技型企业提供了更加高效、便捷的融资渠道,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、促进并购重组等方式,推动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。而科技型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,又为资本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投资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

未来,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政策的持续优化,资本市场将继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。一方面,将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,满足不同类型、不同发展阶段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;另一方面,将引导更多长期资本流向科技创新领域,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。同时,还将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,推动资本市场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,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贡献更多力量。

综上所述,“科技十六条”出台满一年以来,资本市场在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。未来,随着政策的持续优化和市场的不断发展,资本市场将继续发挥其在资源配置、风险分担、创新激励等方面的独特优势,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重庆证大乾科技有限公司,本文标题:《科技十六条周年记:资本市场全方位赋能新质生产力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